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內容及補助方案
高標準農田是我國大力推進的現代農業建設項目。那么,哪些內容屬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范疇呢?
田塊整治
充分考慮水、土、光、熱資源環境條件等因素,進一步優化高標準農田空間布局。根據不同區域地形地貌、作物種類、機械作業和灌溉排水效率等因素,合理劃分和適度歸并田塊,確定田塊的適宜耕作長度與寬度。在山地丘陵區大地制宜修筑梯田,增強農田保土、保水、保肥能力。通過客土填充、剝離回填表土層等措施平整土地,合理調整農田地表坡降,改善農田耕作層,提高灌溉排水適宜性。建成后,農田上體厚度宜達到50厘米以上,水田耕作層厚度宜在20里米左右,水澆地和早地耕作層厚度在25厘米以上,丘陵區梯田化率宜達到90%以上,田間基礎設施占地率一般不超過8%。
土壤改良
通過工程、生物、化學等方法,治理過沙或過黏土壤、鹽堿土壤和酸化土壤,提高耕地質量水平。采取深耕深松、秸秤還田、增施有機肥、種植綠肥等方式,增加土壤有機質,治理退化耕地,改良土壤結構,提升土壤肥力。根據不同區域生產條件,推廣合理輪作、間作或休耕模式,減輕連作障礙,改善土壤生態環境。實施測土配方施肥,促進土壤養分平衡。建成后,土壤pH值宜在5.5~7.5(鹽堿區土壤pH值不高于8.5),土壤的有機質含量、容重、陽離子交換量、有效磷、速效鉀、微生物碳量等其他物理、化學、生物指標達到當地自然條件和種植水平下的中上等水平。
灌溉和排水
按照旱、澇、漬和鹽堿綜合治理的要求,科學規劃建設田間灌排工程,加強田間灌排工程與灌區骨干工程的銜接配套,形成從水源到田間元整的濯排1個系。因地制宜配套小型水源工程,加強雨水和地表水收集利用。.按版崔聯一排水并重要求,合理配套建設和改造輸配水渠(管)道、排水溝(管)道、泵站及渠系建筑物,完善農田灌溉排水設施。
因地制宜推廣渠道防滲、管道輸水灌溉和噴灌、微灌等節水措施,支持建設必要的灌溉計量設施,提高農業灌溉保證率和用水效率。倡導建設生態型灌排系統,保護農田生態環境。建成后,田間灌排系統完善、工程配套、利用充分,輸、配、灌、排水及時高效,灌溉水利用效率明顯提高,灌溉保證率不低于50%。早作區農田排水設計暴雨重現期達到5~10年一遇,1~3天暴雨從作物受淹起1~3天排至田面無積水;水稻區農田排水設計暴雨重現期達到10年一遇,1~3天暴雨3~5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。
田間道路
田間道路布置應按照區域生產作業需要和農業機械化要求,優化機耕路、生產路布局,整修田間道路,充分利用現有農村公路,因地制宜確定道路密度、寬度等要求。機耕路寬度宜3~6米,生產路寬度一般不超過3米,在大型機械化作業區,路面可適當放寬。合理配套建設農機下田坡道、橋涵、錯車道和末端掉頭點等附屬設施,提高農機作業便捷度。倡導建設生態型田間道路,因地制宜減少硬化路面及附屬設施對生態的不利影響。建成后,在集中連片的耕作田塊中,田間道路直接通達的田塊數占田塊總數的比例,平原區達到100%,山地丘陵區達到90% 以上,滿足農機作業、農資運輸等農業生產活動的要求。
農田防護和生態環境保護
根據因害設防、因地制宜的原則,對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進行合理布局,與田塊、溝渠、道路等工程相結合,與村莊環境相協調,完善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體系。以受大風、沙塵等影響嚴重區域、水土流失易發區為重點,加強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建設,完善農田防護林體系。在風沙危害區,結合立地和水源條件,兼顧生態和景觀要求,確定樹種、修建農田林網,對退化嚴重的農田防護林抓緊實施更新改造;在水土流失易發區,合理修筑岸坡防護、溝道治理、坡面防護等設施,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。建成后,區域內受防護農田面積比例一般不低于90%,防洪標準達到10~20年一遇。
農田輸配電
對適宜電力灌排和信息化的農田,鋪設高壓和低壓輸電線路,配套建設變配電設施,為泵站、機井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電力保障。根據農田現代化建設和管理要求,合理布設弱電設施。輸配電設施布設應與田間道路、灌溉與排水等工程相結合。建成后,實現農田機井、泵站等供電設施完善,電力系統安裝與運行符合相關標準,用電質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提高。
近年來,我國不斷提高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補貼。補貼金額將以省份為單位加權平均計算,畝均財政資金投入為1500元以內。其補貼對象主要是專業大戶、家庭農場、涉農企業、農民合作組織等規模生產對象。原則上平原地區高標準農田不低于5000畝,丘陵山區不低于2000畝。
為了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各省都出臺了當地補助面積細則。
上一篇:沒有了!